10月28日,富滇银行召开“服务大局 助推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媒体见面会。作为云南省目前唯一的省属城市商业银行,富滇银行认真贯彻全省“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中的发展定位、发展目标和发展路径,紧紧锚定云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领域和主攻方向,努力做到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到哪里,富滇银行就跟进落实到哪里。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期,省委、省政府先后在全省16个州市召开现场办公会,统筹谋划各州市在全省“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中的发展定位、发展目标和发展路径,为各州市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云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把脉定向。
作为云南省目前唯一的省属城市商业银行,富滇银行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现场办公会精神,主动扛起使命担当,以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人民生活为本,紧紧锚定云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领域和主攻方向,努力做到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到哪里,富滇银行就跟进落实到哪里。
近三年,富滇银行累计提供乡村振兴资金支持近900亿元。截至9月末,富滇银行涉农贷款余额439.96亿元,占全行各项贷款24.71%。依托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优势,紧跟“一县一业”产业政策,聚焦省内粮食、茶叶、花卉、水果、蔬菜、坚果、咖啡、中药材、烟草、食用菌十类种植产业开展专项融资服务,为大理、红河、丽江、保山以及普洱等州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了超23亿元的资金支持。
以有力有效措施推进供需衔接、加大资金投放,富滇银行助力全省16州市加快发展步伐,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确保完成“十四五”时期目标任务,并在促进重点产业发展、服务中小微企业、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体现更大担当,为实现“生态高颜值与发展高素质齐头并进”做出更大贡献。
深化战略引领,实现服务实体经济高位推动
富滇银行党委把落实省委省政府现场办公会精神作为一项重点工作,第一时间深入学习领会会议精神,并结合各州市制定的具体落实举措,总行层面制定出台了《富滇银行助力落实省委省政府现场办公会精神金融服务方案》,积极服务省委省政府现场办公会精神落实,充分结合区域特点,分别制定各州市金融服务方案,做到“一行一策”、“一州(市)一策”,以更加务实高效的金融服务精准支持全省重点产业和重大项目,全力发挥省属金融企业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金融要素保障职能,助推地方经济金融良性循环发展。
富滇银行建立总行、分行、支行三级动态推动机制,在总行、分行、支行三个层级分别成立专班工作小组。富滇银行公司银行管理部作为管理部门,全面系统梳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产业、重点项目、主要企业,对标对表现场办公会调研情况建立授信项目储备清单,并督导各分支机构围绕现场办公会明确的发展方向和确定的重点项目、重要产业做好金融服务配套工作。不断畅通总分支三级机构联动和前中后台跨部门联动机制、大公司条线产品联动机制及重大项目联席推动机制,形成高层级、多维度、敏捷高效的贯穿前中后台、上中下层的专班工作形态。充分释放部门联动、产品联动、总分联动合力能量,缩短决策链管理链反馈链,促进重大项目突破点、带动面、连成片,提升重大项目营销提质增效。
深化创新引领,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富滇银行积极运用“表内+表外”“商行+投行”“直接+间接”等融资模式,富滇银行加大产品创新力度,除传统信贷支持外,深入探索债券融资工具等方式,不断拓宽融资渠道,持续推出了“水电铝、水电硅融资模式”“土地综合整治融资模式”“项目前期贷”等十余项产品。通过线上供应链、云农贷、云茶贷、聚能贷、扫码贷等线上产品,以线上线下双轮驱动的方式,进一步加大对实体经济金融支持力度,为服务地方实体经济增加新活力。
该行将数字金融纳入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数字金融服务,加快公司业务数字化转型的步伐。2021年依托“三资平台”“银医智联”“银校智联”“银景智联”“银商智联”等一系列多元化数字金融应用场景的搭建,持续提升金融服务效能。探索“金融+场景”的模式,运用科技金融赋能,积极打造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医保、智慧景区等多场景平台,强化“智慧化”和“场景化”的建设推广应用,发挥平台经济的作用,创新金融产品和业务模式,进一步助力加快全省数字社会、数字城市、数字政府建设步伐。
2021年1月至9月,富滇银行累计投放公司类贷款440余亿元。截至9月末,公司贷款规模达到105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0%,“绿色三张牌”贷款余额432亿元、“四个一百”重点项目贷款余额159亿元,“双十”重大工程贷款余额27.12亿元。
赋能产业强省,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2020年8月,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决定》提出,未来15年我省将重点培育5个万亿级和8个千亿级产业,以此推动产业结构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工业化进程由中期向后期迈进,经济发展由中高速增长向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迈进,为云南省构筑迭代升级的产业体系和到2035年建成现代化经济强省提供重要支撑、打下坚实基础。
围绕《决定》中的重点培育产业,结合州市现场会省委、省政府对16州市的发展定位,富滇银行按照“两型三化”产业发展方向,立足于服务产业兴省、助推工业强省的金融工作导向,紧紧围绕云南巩固传统产业、重塑支柱产业、培育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划,在全省强化大抓产业的氛围中全力发展适应现代产业体系建设需要的金融服务,支持云南构建万亿级千亿级现代化产业体系,将金融服务与企业发展规划、融资需求深度融合,助力云南经济实现动力变革、质量变革,不断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兴产业惠民生促发展。
截至9月末,富滇银行制造业贷款余额113.93亿元。国有企业贷款余额1026.9亿元,其中支持省建投、省工投、云天化、昆钢等省属国有骨干企业173亿。不断加大对闻泰科技等省“四个一百”重点招商引资项目的支持力度,民营企业贷款余额286.58亿元。
绿色金融助推创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云南的宝贵财富,也是全国的宝贵财富”,富滇银行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发挥优势、聚焦重点,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践行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构建绿色金融服务体系,成为人民银行认定的标杆行、先进行,以业务创新和管理提升服务保障。COP15盛会召开,富滇银行以绿色金融助力“碳达峰”“碳中和”。以金融力量助力云南全力打造“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世界一流“三张牌”,让绿色成为云南发展的鲜明底色。
富滇银行绿色信贷成效显著,绿色信贷规模、增速、占比皆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截止9月末绿色信贷余额183.71亿元,增幅达16.22%。从行业领域看,富滇银行绿色信贷已覆盖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生态环境产业、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绿色服务六大领域,绿色金融业务支持领域初步实现了对央行发布的《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的绿色产业大类全覆盖。
同时,富滇银行绿色金融服务领域也呈现出多点开花、重点突出的局面,主要围绕绿色“三张牌”与生态保护等领域持续加大信贷投放与多元化金融服务力度,绿色“三张牌”授信余额突破400亿元大关。
在“绿色能源”领域,富滇银行紧扣我省加快打造“中国铝谷”、“世界光伏之都”的目标,对水电铝一体化产业、水电硅产业及其他绿色能源产业给予授信支持120亿元;在“绿色食品牌”方面,富滇银行按照云南省打造千亿级肉牛产业规划等相关产业部署,加大了对农户、农业龙头企业、云优十二品等的信贷支持,促进各类绿色食品产业的提质增效,有效扶持了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在“健康生活目的地”方面,富滇银行授信余额超过200亿元,加大对康养旅游产业、特色小镇、生物医药等信贷投入,重点聚焦九大高原湖泊治理与生态保护等领域,为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积极提供资金保障。
习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都对高原湖泊的保护给予了深度关切。富滇银行作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践行社会责任与担当,近年,对九大高原湖泊中的滇池、洱海、抚仙湖、异龙湖、泸沽湖等五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累计提供授信支持146亿元。
增加资源供给 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富滇银行认真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支持乡村振兴“百千万”示范工程,打造一批示范乡镇、精品示范村、美丽村庄,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切实加大金融资源向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倾斜力度,增加农村金融供给,更好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多层次的金融需求。
富滇银行把持续加强产业帮扶带动作用、加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作为履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社会责任的重要抓手。在加强产业帮扶带动作用方面,依托云南在高原特色农业方面的优势,紧扣“一县一业”、“一村一品”产业政策,通过“云农贷”系列产品,为农户、专业合作社、小微企业以及新型农业经济组织提供金融支持;在加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方面,通过在各县域推进“三资平台”的搭建,为农村集体资源、资产以及资金的管理效能提升提供金融科技力量支持,打造“农业+科技+金融”的融合场景,提供“平台+金融产品”的一体化解决方案,探索开展“整县授信”“整村授信”,已设立金融服务站470家,打通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最后一公里,解决农业农村金融服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相关信息